2021年11月18日,由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主办,创为信国际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科技外交官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在北京成功召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本届对接活动首次以线上方式展开。
本次活动共邀请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生物医药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技术转移机构等200余名代表参会,出席本次活动的外方嘉宾包括:来自德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巴西、欧盟、阿联酋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大使馆官员,以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外交官员。

本次活动共邀请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生物医药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技术转移机构等200余名代表参会,出席本次活动的外方嘉宾包括:来自德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巴西、欧盟、阿联酋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大使馆官员,以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外交官员。
会议概况
本届活动由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副主任王旖琪担任主持人。活动围绕“汇聚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共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从政府政策、科技创新能力到科技创新资源,各国外交官纷纷介绍各国科技创新政策及发展现状等,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同时也分享了教育、工业、气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呼吁加强现有合作,在多个领域开展双边项目,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侯云致开幕辞,她表示举办科技外交官创新资源对接活动,是进一步深化落实北京城市定位和丰富对外开放内涵的积极实践。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进一步优化国际发展环境,着力推动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促进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多层次的科技合作。

北京市科学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侯云女士
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展总监毛山宏先生发表致辞。他指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生物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目的是为了能够促进各创新因素全球合作,加强在抗击疫情、改善人类健康方面能力的建设。同时也介绍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5个政策优势,欢迎各领导和专家来访,加入更多的技术和商业开发活动。

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展总监毛山宏先生
德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何安雅(Andrea Heyn)女士介绍了近几年来中德在气候、工业、生物医药、教育等领域开展的6次双边研究合作以及德国的研究体系和现有的合作形式。她表示应用科学领域的合作需要自由和市场准入和双向技术转让,在联合项目、双边资金方面,应提高透明度和开放度。此外,她还鼓励双方积极交换科学数据、评估体系等。

德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何安雅(Andrea Heyn)女士(右一)
瑞士驻华大使馆首席投资官兼瑞士商业中心副主任阳光(Roger Germann)先生 用视频、案例介绍了瑞士在科技创新方面尤其是生物技术方面的优势。他认为,瑞士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众多成就有三个原因:既继承又创新;既开放又独立;既稳定又进取。

瑞士驻华大使馆首席投资官兼瑞士商业中心副主任
阳光(Roger Germann)先生(左一)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罗艾德( Robert Emond)先生分享了加拿大科技创新方面的一些概念和想法,他指出加拿大除了拥有世界领先的孵化器和加速器,还有先进的ICT行业。此外,政府向五个产业主导的超级投资集群投资了9.5亿加元,拥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罗艾德( Robert Emond)先生(右一)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桂迪(Alessandra Guidi)女士介绍了意大利有竞争力的行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历史以及主要的合作工具,提到了即将召开的中意创新合作周以及中意科学技术合作方面的现状。他表示中意双边合作影响力巨大,呼吁两国加强现有合作,创建联合实验室。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桂迪(Alessandra Guidi)女士
巴西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处负责人范天阳(JoséRoberto de Andrade Filho)介绍了生物医药、航天科技等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概况。他指出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未来,也期待中巴可以在更多的健康领域合作。

巴西驻华大使馆科技创新处负责人范天阳(JoséRoberto de Andrade Filho)先生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级参赞蒋苏南先生通过视频的方式参与了主题演讲环节。他与我们分享了中英两国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的展望,他强调科技创新合作是中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英国建立了长期且机制化的科技创新合作关系。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级参赞蒋苏南先生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安大略省代表处商务参赞宋毅军先生通过视频的方式参与了主题演讲环节。他希望在新冠疫情背景之下,安大略省能够与中方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更多的合作,希望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共享一些成功的经验。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安大略省代表处商务参赞宋毅军先生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成功促成了五项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项目合作,并在本次活动中签约。
随后进行的“高端论坛”环节,在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展总监毛山宏先生的主持下,阿斯利康国际业务企业事务负责人范立克(Alec van Gelder)先生、加拿大科学院院士 John Saunders先生、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美国)疫苗创新获取中心商业化主任 Catherine Hennings女士、加拿大温尼伯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弓先生、中国欧盟商会高级商务经理米福(Volker Müller)先生、北京依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临床项目管理经理 Tanzeel Huma女士七位对话嘉宾围绕“新趋势、新机遇与新路径——后疫情时代的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合作展望”的主题,共同探讨了当前形势下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国际态势,跨国企业、产业创新、医疗改革、生命科学伦理规范以及疫苗全球研发希望与供应体系国际科技合作等热点和前沿话题。

高端对话嘉宾
下午,来自意大利、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家的数个重点项目,向国内企业和机构介绍技术创新亮点。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安大略省代表处商务官员毛湘英女士带来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及其生命科学产业介绍。具体推介项目有毕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拿大优普硕制药有限公司)的优普硕生物制药技术项目、加拿大PolyAnalytik Inc的生物医药聚合分析、法国萨迈空塞意公司的法国新一代抗菌抗病毒材料、加拿大Pallianera Pharma公司的痤疮疤痕修复及伤口修复等方面药物项目介绍、以及由中加健康的储丽华经理介绍的来自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的脑PET系统和新一代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两个医药技术项目。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安大略省代表处商务官员毛湘英女士分享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及其生命科学产业
创为信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旨在搭建国际化、多元化、高效率的资源交流平台,推进国际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国际交流合作,切实有效地促进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以及将北京建设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截止目前,创为信已经连续组织六届科技外交官系列活动,经过前期细致的筹备工作,有的放矢,积极链接各方资源,有效组织,促进科技外交官在推动企业创新、地方科技、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前沿科技信息与科技项目,实现技术、项目、科技条件等科技信息共享,有利于更有效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快捷的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
媒体报道
本次活动吸引了诸多媒体关注,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中国高新网、经济参考报等18家媒体相继作了报道。

关于我们
创为信国际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促进全球国际技术与商业体的有效结合,搭建中国企业与世界先进科技的互通平台,在对接世界前沿科技、资本与中国企业的同时,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创为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协助客户公司整合相互独立的资源,建立了包含数据库、网站、对接会、孵化基地、国际商务服务、翻译服务、猎头服务在内的一整套完善的立体服务载体,能够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合作全程咨询与辅导,促进国际间科技合作,专业化助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并为中国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国有企业开展中国市场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创为信国际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ChinaWorth Global Tech Consulting (Beijing) Co., Ltd.
发布项目信息或需求,请联系:
电话:86-10-62604949
Email: services@ChinaWorth.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