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北京盛大开幕。本届中意创新合作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共同主办。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意大利教育、大学与科研部部长洛伦佐•菲奥拉蒙蒂,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作为本届中意创新合作周的重要活动,由北京技术市场协会与创为信国际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能源与环保”专场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与意大利数十位专家、近百位参会嘉宾分享了“开发高效能源储存及分配解决方案和智能电网、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等主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春做了题为“论新的科技发展时代之下的科技创新”的主旨报告,围绕中国能源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新思路。他指出,能源是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基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科学院李家春院士
中科创新院苟仲武就“能源应用观念的变革及出路”的主题做了报告。他从改变能源的应用方式、发展能源的应用理论、能源创新应用的具体实践等方面阐述了能源应用面对的问题及解决出路。
中科创新院苟仲武先生
南开大学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主任黄津辉针对“人工智能和智慧传感器在水管理中的应用”做了主旨报告。她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安全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在水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的方式方法上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黄教授介绍到,利用新一代传感技术对水处理环节进行监测,可以实现精准控制,提高处理效果、节约成本、更好地保证出水达标,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使水处理更可持续化。“水处理问题不仅依赖于环境技术,更是多学科的融合,新兴的通讯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都可以加以应用,这也是未来水环境工程的发展方向。”
南开大学黄津辉教授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物理科学与物质技术部(DSFTM)主任Corrado Spinella就“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及其对能源效率问题的影响”做了主题报告,提到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对于新型能源开发、能源消耗的微电子使用设备研究、超纳米技术等研究的重要性。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研究所(ICCOM) Alessandro Mordini对“深度脱碳的太阳能技术”做了详细推介,表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有效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增强能源安全并推进可持续发展。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物理科学与物质技术部(DSFTM)主任CorradoSpinella 先生 & 有机金属化合物化学研究所(ICCOM)Alessandro Mordini先生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中心何广利分享了题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发展分析”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目前氢能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等问题。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新能源中心何广利先生
中绿能(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赵寅的“综合能源技术及商业应用”主题报告,就综合能源运用在中国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技术趋势、政策背景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同时,针对综合能源在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商业建筑、智慧楼宇等方面的实际运用、商业模式展开了分享。
中绿能(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赵寅先生
此外,来自北京中科江枫科技有限公司王君和北京蛙鸣华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虢俊龙分别做了“负氧离子涂料”和“智慧大气监测及人工智能应用解析”主题报告。
能源与环保专场主题演讲结束后,意大利企业与中方各企业和机构代表围绕可持续交通、清洁能源、生物废弃物资源化策略、新一代光伏技术、教育培训、建筑能源回收等项目进行了一对一商务洽谈,其中北京万众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节克引擎、建工环境等中方机构与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国家研究理事会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创为信作为本届合作周能源与环保专场的协办单位之一,旨在搭建国际化、多元化、高效率的资源交流平台,推进国际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国际交流合作。截止目前,创为信已经连续组织多届中意创新周系列活动,积极链接各方资源,有效组织,促进技术、项目、科技条件等科技信息共享,更有效地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快捷的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